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共青团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成农委〔2019〕95号)

作者: 时间:2019-11-18 点击数:

 学院各部门(单位):

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共青团改革实施意见》经2019年11月11日第30次党委会审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遵照执行,扎实推进我院共青团工作改革。

附件: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共青团改革实施意见

 

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

                            2019年11月16日

附件

中共英国365平台页面委员会

共青团改革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联发2016〕18号)、共青团四川省委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川青联发2017〕19号)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结合我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会落实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构建科学的英国365平台页面共青团工作体系。发挥共青团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世界一流农业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服务引领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紧紧依靠学校党委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贯彻落实到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引领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的脉搏,了解青年学生的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密切联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要求,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和推动,又发挥基层团组织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三)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以思想引领为重点,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英国365平台页面共青团,实现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一)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1.改革完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加强团教合作,成立英国365平台页面共青团改革领导小组,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团委)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为学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思政部、团委主要负责人及各分院党总支书记。下设英国365平台页面共青团改革办公室,团委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各司其责,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进。

完善校团委“专职团干+专业中心+分类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根据工作实际,设立青年研究中心、青年融媒体中心、课外科技指导中心、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中心等若干中心承担专项工作。下设国旗护卫队、组织部、青年融媒体中心、纪检部、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大学生科创就服务中心6个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参校团委机构设置、结合同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根据实际设置和调整机构,重在发挥团组织、引领、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责,按照我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指导团支部开展活动。

2.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工作要求。实行专(兼)职教师团干部,每年做到“1+100”和“六个一”,即直接联系一个团支部,指导一个学生社团,讲授一次团课,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带队一次社会实践,参与一项团学工作课题研究,与 100 名青年面对面进行经常性直接联系对话。实行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的全过程都有青年师生参与。校级师生团干部要经常性联系和调研基层工作,结合基层团组织发展所遇困难与需求,及时调整工作安排。校团委和团总支要定期以网络或者恳谈会、交流会、通报会等形式向青年师生通报工作情况。

3.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开展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校园科技文化节”等团学工作品牌。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进工作,实现各级团组织间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加强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促进工作有制可依、有序开展。明确校院两级团组织的核心任务,注重工作部署的统筹安排。建立健全校团委对团总支、团总支对团支部的评价考核制度。注重对基层团组织的直接支持指导,努力为基层团组织配置和争取资源,加强工作标准化和知识化管理,探索建立团学工作资料库和“慕课”资源库。

(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校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改进和加强校院两级团组织对同级学生会的指导,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通过学生社团联合会支持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各团总支、学校各相关部门按照“谁指导,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所属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兼任校学生会副主席,二级学院学生会中明确1名主席团成员具体参与指导和联系学生社团工作。按照《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完善学生社团的章程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的成立、年审和注销制度,规范学生社团负责人的产生程序,加强学生社团聘请指导教师的管理;构建多层次社团发展模式,形成品牌社团扩大影响、特色社团打造精品、普通社团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5.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级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经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校级团代会每5年召开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经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团的上级委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增强代表性,提高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从新一届团代会开始实现比例不低于70%的目标。畅通代表参与渠道,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院级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坚持团内民主,推行和落实团支部直接选举,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团组织探索在经党组织同意的提名人选中差额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和书记、副书记。

6.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深入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发挥校级团委主体作用,强化二级学院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探索专职辅导员为团总支委员,并担任所带班级的团建指导员。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进社团建团,探索宿舍建团、社会实践团队建团、实习单位建团、网络建团等,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严肃团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基本制度,成立青年教职工直属团支部,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三)改革创新工作方法

7.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思想引领工作面向不同群体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四进四信”活动,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改进创新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方式。

8.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学校育人中心任务,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生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文化活动、工作履历、创新创业、科技竞赛、技能特长等方面的参与需求,借鉴“第一课堂”做法,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用网络平台,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9.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等学生群体的帮扶。积极动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行动、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10.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探索在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团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委员)。积极与地方青少

年服务平台对接,依托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和权益个

案帮扶。

11.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快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和整体格局。制定《英国365平台页面团属新媒体管理办法》,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构成的新媒体阵地集群,着重发挥“农院青年”的核心作用,加强各种媒体之间的联动。加强网络文化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强化思想引领内容供给和正面舆论引导。结合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施,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发挥青年融媒体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工作联动。

(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2.改革完善团干部配备管理制度。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在校团委和二级学院团组织普遍建立从优秀青年教师中选任至少1名挂职或兼职副书记,从优秀学生中选任至少2名兼职副书记的制度;校团委、二级学院团总支班子成员中,挂职和兼职副书记的比例不低于50%。挂职、兼职干部不占编制,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挂职干部只转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兼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灵活掌握。学校从严选拔、从严管理共青团干部,根据专职、挂职、兼职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13.改革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教育引导团干部筑牢理想根基、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勇于开拓创新。将团的干部培训纳入学校干部培训体系,建立团干部定期集中学习团的理论和业务制度,力争每4年轮训一遍专兼职团干部,团干部到岗后一年内必须接受任职培训。完善团校培训体系,鼓励支持各团总支办好分团校,加强对各级各类团学骨干的教育培养。加强全校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以课题立项形式研究、推动实际工作,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专兼职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在共青团中央、省级共青团、学校共青团立项的课题分别认定为其它部委级、厅级、校级立项课题。坚持严格要求和关心培育相结合,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团干部绩效评价、能力特长等,逐步完善团干部校内转岗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五)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14.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学校党委、各二级学院党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共青团工作。学校党委明确1名校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学校行政明确1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二级学院党总支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各二级学院要把团的建设纳入党建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学校党委将共青团工作作为考核各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10%。推动“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校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等政策规定的进一步实施。把团干部的培养纳入学校党政干部的培养体系,团总支书记提任职务需征求党总支和校团委的意见。完善学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二级学院党总支确定分院团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任免等事项,应事先向校团委征求意见。将“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积极分子人选”作为学校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纳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规划。学校党委组织部、党校每年单列指标支持校团委推荐校级学生组织骨干为“推优入党”人选。

15.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校团委单独设置,科学界定团委区别于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能。学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确定,按照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精神,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号)执行。校团委书记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二级学院团组织书记为专职干部的,按学校科级干部配备和管理。学校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 20 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同步合理上调,同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充分保障。

三、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学校党委制定下发,方案落实情况将纳入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的考核内容。校团委加强宣传引导,选择部分学院团委和项目进行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稳步有序推进改革。

 

英国365平台页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  电话:028-82732260  邮编:611130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19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