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校大力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坚持项目驱动,组建优秀团队,积聚创新资源,提升科研整体实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勤奉献、能创新、敢担当的科研人,为充分展示优秀科研工作者风采,激发广大师生科研、实践热情,宣传统战部近期特推出农院榜样之科研篇"话科研初心,抒三农情怀"系列报道,希望广大教职工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潜心科研,精心育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练华山,副教授、农艺师、园林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园艺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市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5项,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认定苦瓜新品种2个;主编、参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参与农业技术培训100余次,培训15000余人次。在《蔬菜生产》课程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就业与创业有机结合,效果良好。
作为一名园艺专业教师,他在教学一线奋战了十六年,而今桃李满天下;作为一位长辈,他与学生朝夕相处,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送到农户家。他就是英国365平台页面从事蔬菜研究的练华山。
苦瓜育种研究
扎根大地,情系农业
练华山出身于川东的农村家庭,很小就学会了果蔬种植、桑树和柑橘嫁接等技术。1991年的春天,几位带着草帽的“不速之客”来到他家,练华山隐约听到父亲与他们的谈话中有“黄瓜”“玉米”“去雄”“授粉”等字眼,后来才知道他们是重庆某育种公司技术人员,要在村里发展良种繁育业务,据说比种粮食效益要高好几倍。那以后,9岁的练华山有空就下地帮忙,当其他同龄的小伙伴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满地追着打弹珠、满村疯跑着滚铁环时,练华山兴致勃勃的跟着父亲和技术人员下地去杂、去雄、杂交、收种,每件事情都干得有模有样。这特殊的经历成为儿时记忆里最欣喜、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正是如此,“扎根大地”的种子便深埋进了心里。2000年9月,练华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004年7月,练华山应聘到了英国365平台页面,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他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以及系团总支书记的工作。白天忙着上课,处理班级事务,召集学生干部组织策划第二课堂活动,晚上回家备课、继续学习充电。他时刻铭记系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当老师的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千万不要误人子弟”!他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练华山所在分院学生团支部被评为2005年成都市先进基层团组织,个人被评为2006年成都市暑期“三下乡”优秀教师和成都市大中专“一专多能”优秀青年教师。
学生工作获奖
带学生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
从2007年开始,他全心专注于教学工作,常利用周末到企业和农村调研学习,不断吸取经验,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案例,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带进课堂、引入教学,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立志善成致知于行”,课余时间,练华山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他先后评上了农艺师、园林工程师、高级园林工程师。还自学考取了市政和建筑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向种植户学习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练华山始终认为高职教育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培养的学生必须是懂理论、善操作、会管理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他将《蔬菜生产》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完成蔬菜生产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蔬菜生产及销售,培养学生撰写总结和汇报材料,锻炼学生汇报演讲。接下来,练华山把蔬菜育种科研引入课堂,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就业与创业”有机结合。
从此,无论是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在实训基地蔬菜大棚里多了一群忙碌的身影。蔬菜种子的繁育工作繁重又复杂,从播种育苗、定植、杂交授粉、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关系着种子的质量,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大意。农时,为了不耽误播种育苗和正常教学工作,常常早晨天还没亮,练华山和学生便要早早地来到大棚,赶着忙活科研小组的工作,虽然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棚里温度高、湿度大,待上一会儿汗水还是浸透了衣裳。有时候带着浸湿的衣衫,急急忙忙地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示范
蔬菜采收
苦瓜育种材料选择
番茄杂交育种
科研兴趣小组摸灯学习中
在学生心目中,在课堂上的练老师要求严格,一丝不苟,但在课堂下却是平易近人又和蔼可亲的“邻家大哥哥”模样。他常常主动与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过来人”的身份为他们答疑解惑。从科研兴趣小组走出去的同学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学生俞诗亮入职四川卓豪农业有限公司,迅速成为了育种科研骨干,负责蔬菜、水稻、高粱等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工作;龙萍入职缤纷园艺旗下广东小金刚园艺有限公司,因能力突出,不到半年便提拔为公司经理。
俞诗亮 芫荽制种花期田间检验
龙萍 盆栽橡皮树生产
以老带新,共同进步
对于新进的年轻教师,练华山总是会不溃余力地进行指导,传授授课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成长的经验和成果。在科研方面,他根据现有科研基础和个人特点,指导成立科研团队,确定科研方向,制定科研目标,传授科研方法。通过以老带新,相互帮助,形成传帮带,达到共同进步。
“秋敛春耕恐失时”,播种育苗一刻不能耽搁,春节还没有过完,空荡荡的校园大棚里就忙碌着练华山及科研团队的身影;三、四月,网上授课之余,科研团队常驻大棚赶着农时完成了学校实训基地整地、施肥、做畦、定植工作和田间管理。“今年受疫情影响,学生不能按时返校参与实践课程,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抢时间,减少损失,将实践的过程拍摄整理,通过线上教学传递给学生。”练华山说。
今年疫情期间,他带领园艺科研团队坚守在科研一线,在蔬菜新品种研发,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绩。
练华山指导团队辛亚宁老师成功申报院级科研课题“四川低褐变肉新品种选育”,获得不褐变自交系2个,组合2个。指导团队闫凯老师成果申报院级科研课题“小番茄优质种质创制与新品种研发”,完成了育种材料收集和分离等工作。团队共同申报的科研项目“基于低温弱光环境下苦瓜工厂化育苗的光配方研究”已获得成都市科技局立项。
番茄育种探讨
育种丝瓜新组合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蔬菜育种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培育一个新品种,从种质资源收集、育种材料创制,杂交组合配制、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品种登记(认定)以及推广栽培,周期大约7-8年甚至更长时间。练华山一直坚守信念,“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科研项目10余个,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1个,实用新型4个。与企业联合认定的2个苦瓜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2000亩,社会产值超过2亿元。作为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科技特派团成员,他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先后授课200余场,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户的好评。
指导农户生产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金田187金田188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农户产值)
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农院最会做菜和写诗的科研工作者,非练华山莫属了。把生活和工作过成一首小诗。